2022年4月16日晚上,本应是一个宁静安好的夜晚,大多数人都已香甜入睡,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却在芜湖市主城区不宣而战。面对疫情,芜湖市镜湖区政协副主席,民革芜湖市委会秘书长江琳深入一线,下沉社区,和社区干部,志愿者一起投身防疫工作。
江琳包保的古城社区清苑小区是封控区。她每天坚守在封控区,落实职责任务。
在本职工作中,江琳都担任着领导职务。可是下沉到一线后,她就对自己说,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抗疫的一块砖,不分彼此,都只是在为垒筑抗疫防线作奉献。所以,她默默决定,不做“指挥员”,而要做好“服务员”,不只要做问题的“发现者”,更要做问题的“解决者”,只有高质量的行动力和执行力,才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。
她将生活困难群众,孤寡老人,居家隔离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,帮助居民解决物资采购配送,就医看病,药品采购等各种问题和困难,并带去当地中共党委,政府的关怀与安抚。同时她还身兼协调社区物资调配,安排人员人手,处理封控区突发事件等重任,把桩桩件件都兼顾到位,处置妥当。
在包保的封控区,任何环节都会出现高危因素。既然选择了“逆行”至此,就应不畏任何情形。江琳是这样想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清荷苑小区一个孩子突发高烧紧急呼救,她获悉后毫不惧怕,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,第一时间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转运送医。她说:“谁都知道高烧可能会是新冠肺炎的症状,但是这个时候我只能想到他是一名母亲的孩子,跟我一样的一个普通母亲。我都已经不能守在自己孩子身边了,我不希望另一位妈妈因为孩子的病情焦虑痛苦!不管是不是,早点送医治愈是我唯一考虑的!”而这样的事件只是江琳在包保社区所经历的小小一隅。在封控区,江琳面对所有人,都是把他们的生活急事难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处理,老人之老,幼人之幼。
而江琳的父母,孩子却不能得到她的照顾。她的丈夫是一名公安民警,也第一时间冲到了防疫工作一线。夫妻俩都是工作岗位和单位两点一线,闭环管理,不得回家,只能把上高中的儿子安排到孩子阿姨家,也顾不上孩子的学习生活。江琳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老人,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,清明节后双双刚从医院出院。她母亲心脏不好准备去医院动手术,也因为疫情延期了。临出发,江琳叮嘱父母照要顾好自己,随即进入街道社区和住宿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中,一天只能休息4个小时,想家人了也只能用手机报平安。
正是有一大批像江琳这样的铿锵玫瑰绽放在芜湖市战疫的一线,江城恢复往昔的宁静祥和一定就在不远的日子。